欢迎您光临中山市台湾事务局官方网站!
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详细信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详细信息
夜读台北
专栏:交流文苑 发布日期:2014-03-12 阅读量:4297 作者:佚名
  刚抵达桃园机场时,首先体察到的是不急不缓的空气,和偶尔可见的、散发着农历新年气息的一些吉祥如意的图饰。虽然才刚晚八时,但偌大的桃园机场已经少有了匆匆来往的身影,大家取毕行李,推着行李车匆匆通过入境通道,台湾机场的行李车颇有点意思:搁置架上设计了一个小小的弹簧挡板,这样不管大点或小些的行李都可以稳稳地卡在架上。走进大厅,每一根立柱上都写着“会面点”及序号,大抵是方便乘客们走散后集合。这小小的两处人性化的细节,顿时让人生出一丝温馨的暖意。司机谢师傅帮大家把行李搬到车仓,大家一起登上接待巴士,刚准备舒口气,导游阿钟便发给一人一个小小的红包。刚来就“送礼”么?打开一看,里面竟镶嵌着一枚一元的新台币。阿钟告诉我们,来到台湾时值新年,希望大家新一年一元复始、万象更新。同时能多走走看看,品味台湾的同与不同。呵,不经意的若干个小细节,便已流露出这么些温馨而又恬淡的人情味了。 
  对于台北,之前没有丝毫的直接或间接的感受,大多是从文字、音乐和影像里品咂出台北的味道的。这座城市掌纹里的一粒粒地标似乎往往与某个人或某些事牵扯不断,而地标的实际功用与意义被他者所掩盖:如三毛之于荣军医院、李敖之于阳明山、罗大佑之于淡水河畔,朱天文之于永康街,还有那座萦绕在每个文化人心中挥之不去的诚品书店。也正因于此,行走在台北繁华而又宁谧的街头,看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地点,那些记忆中的人或事由静静地藏匿于心,而一一探出水面,无声地诉说着这里一砖一瓦的岁月。 
  傍晚,我们住在台北大学附近,兴许是台湾大学简称“台大”的缘故,台北大学被当地人呼作“北大”。夜已至深,“北大”周围许多小店铺业已打烊,只有临近的一些租书店、乐器行和7-11便利店还闪着亮光。大家刚到台湾,兴致颇高,买来一些金门高粱酒和熟食,顾不上外面飕飕的冷风,像在家一般坐在马路边吃酒谈天,聊着自己对台湾的感悟和见解,普通话夹杂着家乡话就这样混迹在“哦、呀、蛮好”的台湾腔中间。大家吃的吃,聊的聊———我呢,却只是看。刚到一个新的城市,总是会抑制不住地想走走转转,想体察这里与别处的同与不同。问了一位大伯附近有无热闹的去处,大伯听出了我外地人的口音,只略一思考,便说“那就去夜市吧。” 
  来台之前,就听朋友说起这里的士林夜市与师大夜市,以及台北各式馋人的小吃,花枝丸、天妇罗,还有“棺材板”……光名字就令人浮想联翩了。晚上,循着人声之所在,穿过一个个十字路口,走过一盏盏红绿灯,直到花花绿绿的青年在你身旁游走,各式食肆、杂货铺罗列左右,一条幽深而又热闹的街市展现在你面前,那无疑就是到夜市了。水果、图书、服装、玩具……在小小的夜市应有尽有,看着往来的人们穿着人字拖或木屐,悠哉哉地度过夜里难捱的时光。虽说这是个并不知名的小夜市,没有士林、六合有那么多外地游客光顾,可就因为来这儿的多是本地人,就使它还能保持着原本如初的样子。 
  夜市里的台北是日常里的台北,人们三五一群,或闲逛,或驻足,或带着自家的猫狗闻闻布满街市的香气,走得渴了,就点一杯奶茶;走得馋了,就买点蟹脚和卤味;呵呵,要是想静下来看看书的傻气来了,也可以就近去书摊上翻翻旧书,而老板是不会嗔怪你只看不买的。看到水果摊上摆放着模样陌生的水果,忍不住凑上前去,挑了些芭乐和释迦,拿到手里却不知该如何下口,便很呆气地问店家水果的吃法和口感,照看铺子的小孩子被问得不知所措,忙把父亲叫过来,父亲显然要镇定的多,但面对与自己朝夕相伴的水果,却也一时不知说些什么好。后来我们买回去吃,感觉芭乐吃起来有点像粗梨,皮糙肉厚,但味道有种淡淡的香;释迦,顾名思义,长的模样像极了佛像的头,打开来吃,乳白色的果肉又甜又滑,这也是大家后来公认在台湾吃到的口感最好的水果。 
  在台北的夜里,最想去的地方其实是台湾师大和永康街,听许多人讲,那里开满了一街一街的小书店与二手书店。这些独立书店不同于别的那些大型图书mall,所卖的书大抵是主人根据自己的偏好与品味挑选而来,所以,在这里淘书的感觉不是你在挑书,恰恰是书在挑你,只有你们情投意合、意趣相投,方才能换的一次冥冥中的凝望与厮守。在台北,白天的时间十分仓促,只有晚上才能“偷偷”溜出住所,惬惬意意地往外走走,真要去永康街,那真是最少需花半天的时间。自己看了看表,时间已指向晚11点,这个时间,师大的店铺恐多已打烊,但就是这时,才正是诚品书店最热闹最有人气的时段。 
  诚品书店,是一间全亚洲规模最大的书店,也是第一所24小时全天候营业的书店,被誉为台湾的文化地标。正因为如此,吸引着远近的书虫们慕名踏访。有意思的是,在这里,越是夜深来的人越多,书店里设有咖啡厅,在读书之余可帮你提神,有了点“夜猫子”大本营的意思。走进书店,色调是一股宜人的木色色调,书们就安静地摆放在那里等待你的鼻息。在这里,无论台阶、门柱,处处都是读书之所,书虫们一人抱着一本心爱的书,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后,便屏息默读,与书中的物、事心神交汇,不闻身外之事。这里的书,从文艺到政治,从哲学到经济,一应俱全。在书架上,我放眼扫过,发现作者大部分是新生代的本土作者,近几年大陆渐知的台湾作家张大春、齐邦媛、舒国治的书都很少见。台湾作家的文字读起来半文半白,有时还有些言语晦涩之处,很有些民国文字的旧韵。取出一本翻开,从右向左,繁体竖排,多是图片配以文字,也多少暗合了台北的气质:恬淡而秀雅。在台北的夜色里,读这里的风土人情,读这里的纸上文章,大抵都有这种类似的感觉:台北这座城不见得有多么风华闪耀、星光熠熠,但是对于本地人或者异乡人,却都是温和与包容的,正如台湾导演李安早前拍的那几部作品,宛如一位不施脂粉的大家闺秀,不急也不缓,总淡淡地透着那一股子文艺腔和亲切的人情味。 
  摘自《中山日报》   作者:赵昕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