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人都用大同电锅
专栏:交流文苑
发布日期:2014-08-05
阅读量:7397
作者:佚名
跟台湾同事交往,一般都不太适宜主动涉及敏感话题。诸如“你是蓝是绿?”“准备投票给谁?”之类的问题常常会让他们觉得很为难。而我司的台湾同事们也许是遇到此类问题多了,不知道是召开过秘密会议还是不约而同,一般都喜欢统一口径地巧妙回答:“太绿的人不会来大陆工作了啦。”当然,深交以后你还是会发现有深绿的,只是他们都习惯在内地不谈及此类话题,据说是感觉比较安全。其实要知道一位同事是蓝是绿,从一般日常谈话中就可以听出端倪,比较蓝的同事谈到内地会用“大陆”或者“这边”之类比较模糊的口语词。而用“中国”指代的,一般就是比较绿。
而要看跟一位台湾同事是不是深交,可以从大家是不是能聊到小时候的事情见端倪。在工作以外的社交活动当中,大多数台湾同事更愿意提及现在的台湾,比如说各种文艺活动,各种自由开放,能上Facebook、能上YouTube 之类的。但是现在在职场中常见的台湾七零后、八零后小时候并没有跟我们活得太不一样。我们小时候作文,爱以“望着胸前的红领巾”“想到革命先辈”作为自我反省的结尾。而台湾小学生的作文结尾也曾经有“我们一定要反攻回去,解救正在吃盐巴的大陆小朋友”的固定句式。我们中学时代有思想政治课,以背诵程度与申论为主要考核形式。台湾那一辈的中学生,也有三民主义教育课,考核形式相仿。据说虽然三民主义讲的是国父先生的主张,但是课本里面往往是孙先生说的话远不及蒋先生说的多。往往是孙先生说完,蒋老先生说,然后少蒋先生说,甚至后期还有李先生说。我戏之曰:台湾版《论语》。
无论是留学海外的台湾学生,还是在内地拼搏的台湾职场人,走进他们的家里你都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家当——大同电锅。大同电锅是一种台湾本土生产的,最简单不过的电动隔水蒸锅,既可以煮饭、又可以炖肉,甚至可以炒菜。初次看到台湾学生漂洋过海带了那么一个东西,不多不少都会觉得好笑。而这居然是一种普遍现象,大多数台湾人会解析说这个好用、方便。后来接触的台湾人多了,发现这也许不仅是一种生活便利,更是一种乡土情结。
我们经常爱聊各种不同地方的人的各种特点,从分析不同种族到不同国籍到不同省份的区别。而事实上,此等讨论实在是经验主义,不能一概而论,充其量可作为参考,甚至仅为谈资以供笑耳。而随着通信的发达和接触的加深,总结分析此类话题变得越发不容易了。还记得一位台湾男同事曾经一边搅着大同电锅里炖着的卤牛肉,一边笑着说:“照我说,最好的统一台湾的方法是多放一些大陆美女过来。”虽然是戏言,但无论是职场交往还是生活交流,日渐密切的互动必然的结果是文化的大同。无论有多少差别,优胜劣汰的社会现状必然促进相互的学习和融合,而乡土的印记也将渐渐浓缩于那娓娓的乡音之中。
摘自《中山日报》 作者:陆嘉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