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我们台务动态 |
详细信息
当前位置:
首页>
详细信息
台湾孔庙
专栏:宝岛台湾
发布日期:2014-02-21
阅读量:26841
收藏:
明清时期,随着民族英雄郑成功将台湾收回祖国的怀抱、大陆移民纷纷赴台拓垦和统治阶级对台湾的加强管理,儒学也随之进入了台湾,并对台湾的社会及文化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。
有“全台首学”之称的台南孔庙落成于明永历二十年(1666年),是全台湾建成的第一座孔庙,也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学府,因为在此之前,台湾没有任何比较正规的中国文化教育设施(比如私塾、学校之类的),因此,台南孔庙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正式进入了台湾,成为台湾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它掀开了台湾教育史的崭新的一页,中华传统文化及教育由此在台湾岛上传播开来。 孔庙内设立“太学”,时任监军御史陈永华被嗣王郑经任命为“学院”,也就是太学的主持。由此在台湾岛上,开始建起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:最高为太学,相当于高等教育;府设府学,州设州学,为中等教育;乡设乡学,即乡塾,为初等教育。所学内容,以讲授三字经、千字文和儒家经典为主。那时规定:“凡民八岁入学,课以经史文章”。接着,在台湾也开始实行了科举制度:每三年州试一次,州试入选者又经府试、院试,取进者入太学;最后每三年一大试,成绩佳者即可入朝为官。 上一页:找不到相关信息
下一页:行走在台湾屋脊之上—玉山之美
|